【文化中国行】
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雪妍
临近春分时节,当茂山东青岛胶州市市民文化中心剧场内丝竹悠扬,腔邂气一曲改编自传统茂腔的逅节《四时歌·节气谣》引来满堂喝彩。演员们身着节气主题戏服,当茂以婉转的腔邂气唱腔演绎“玄鸟至,雷发声”的逅节物候变迁,生旦净丑化身“节气使者”,当茂通过“散板慢唱”展现冬至数九、腔邂气“紧打慢唱”演绎夏至蝉鸣,逅节使二十四节气文化变身可听可感的当茂艺术符号。
茂腔是腔邂气流行于胶东半岛地区的民间戏曲形式,距今有200多年的逅节历史,被誉为“胶东之花”,当茂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腔邂气当婉转悠扬的逅节茂腔唱腔与二十四节气的农耕智慧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我们特别创作了系列剧目,将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活动、民俗风情融入茂腔唱段,《春分谣》《霜降叹》等通过戏曲化的叙事,让观众在视听享受中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织;重新编排的传统曲牌《光花开》《楼上楼》融入节气谚语和古诗,既保留了茂腔的婉转韵味,又赋予了时代内涵。”胶州市茂腔剧团团长陈誉伟介绍,两大非遗的深度融合在当地掀起了一场新的文化热潮。
“专业演员与市民票友同台演绎,从立春的生机到冬至的静谧,二十四节气的轮转在戏韵中徐徐展开,唱出了对自然的敬畏,也让我们更珍惜传统文化的根脉。”在市民文化中心剧场观看演出的市民张娜感慨道。
为了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胶州市还推出了“云上茂腔·节气微课堂”线上平台,复现《清明》选段中的踏青场景,观众可通过手势互动体验“曲水流觞”的雅趣。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参与者可跟随茂腔非遗传承人学习《节气手势舞》,通过戏曲身段模拟“雨水润物”“惊蛰雷鸣”等自然现象。平台还计划通过AI作曲系统对传统曲牌的再造,输入节气特征参数,程序即可生成兼具古韵与新声的唱腔设计,形成“人机共创”模式产出节气主题新调。
在胶州少海孔子六艺园,茂腔与节气文化的融合已从舞台延伸至生活场景。非遗工坊内,年轻设计师郑云正在调试“惊蛰”主题戏服:“对传统绣样中的蜂蝶纹饰,我们改用渐变色丝线呈现‘草木萌动’的意象。”二十四节气被解构为192种视觉符号,衍生出茶器、灯彩、互动装置等多种文创产品。
“目前胶州市拥有30余个民间茂腔剧团,此次与二十四节气的融合,不仅是非遗保护的创新尝试,更是对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胶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孙展说,节气文化是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茂腔本就是田间地头的艺术。下一步,胶州计划将“茂腔+二十四节气”模式推广至校园与社区,借助多维创新手段,使地方戏曲从文化记忆转化为当代生活方式,让节气文化获得“听得见”的载体,实现“双遗产”的共生共荣。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18日 09版)
【文化中国行】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雪妍临近春分时节,山东青岛胶州市市民文化中心剧场内丝竹悠扬,一曲改编自传统茂腔的《四时歌·节气谣》引来满堂喝彩。演员们身着节气主题戏服,以婉转的唱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7月30日,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组织召开广东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申请使用技术审查启动仪式暨首次技术审查会,这是广东省首次开展地理标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记者朱海)为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震慑不法分子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10月21日上午,江西省景德镇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领导小组组织开展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4月15日起至11月,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质量技术帮扶“你点我帮”活动,面向全省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广泛征集质量技术帮扶需求,分级分类开展精准帮扶,切实解决企业产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10月30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举行2020上海特色伴手礼优选轮公开评测会,经过近4个多小时的评测,“2020上海优选特色伴手礼”金榜)和&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吴国强 记者薛庆元)为促进合同公平,优化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7月14日,江苏省昆山市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室内装饰施工合同示范文本(2020版)(以下简称示范文本),昆山市市场监 ...